对于众多面临小升初的家庭来说,海淀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既充满诱惑,又让人感到迷茫。2025 年海淀小升初的大幕即将拉开,如何在这场升学 “战役” 中脱颖而出,为孩子找到最合适的初中?这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和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看看吧。
一、入学资格大揭秘
(一)学籍优先:海淀区学籍学生
具有海淀区学籍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以及经过审核通过的非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都可以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这部分学生在海淀区接受了小学教育,熟悉本地的教育环境,在升学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例如,海淀区的不少小学与初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学生的升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户籍或房产助力:非海淀学籍学生
学籍不在海淀区,但全家户籍在海淀区,或者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拥有合法住宅类房产并实际居住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也有资格在海淀升初中。这一政策照顾了因各种原因户籍或房产在海淀,但学籍在外的学生,保障了他们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三)特殊身份优待:按本市户籍对待的学生
经审核通过的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适龄少年,包括台胞子女、华侨子女、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符合随军进京落户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以及父母一方为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适龄少年。这些特殊身份的学生,凭借相关证明材料,也能在海淀享受与本市户籍学生同等的升学待遇。
(四)非京籍审核入学:“四证” 缺一不可
非本市户籍和学籍的适龄少年,若想在海淀区接受初中教育,其法定监护人需要提供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这一政策既保障了非京籍学生的受教育权,又确保了入学的规范性和公平性。
二、升学方式大盘点
(一)九年一贯制直升:省心省力的升学选择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本校的初中部。这种升学方式简单直接,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继续学习,无需经历小升初的激烈竞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的连贯性。比如,海淀区的一些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学上注重小学和初中的衔接,为学生制定了一体化的培养方案。
(二)按比例对口直升:升学路上的 “幸运签”
序号 | 片区 | 小学 | 直升比例 | 初中 | 执行年份 |
---|---|---|---|---|---|
1 | 区域一 - 羊坊店学区 | 铁路实验小学 | 20% | 第五十七中学 | 2025 年 |
2 | 区域一 - 万寿路学区 | 太平路小学 | 30% | 十一学校 | 已执行 |
3 | 区域一 - 万寿路学区 | 培英小学 | 40% | 育英中学 | 已执行 |
4 | 区域一 - 永定路学区 | 玉泉小学 | 40% | 首师大一分校 | 已执行 |
5 | 区域二 - 花园路学区 | 民族小学 | 40% | 交大附中 | 已执行 |
6 | 区域二 - 花园路学区 | 北医附小 | 50% | 北医附中 | 已执行 |
7 | 区域二 - 花园路学区 | 九一小学 | 50% | 北医附中 | 已执行 |
8 | 区域二 - 学院路学区 | 石油附小 | 50% | 101 矿大分校、101 中石油分校 | 已执行 |
9 | 区域三 - 中关村学区 | 双榆树第一小学 | 40% | 中关村中学 | 已执行 |
10 | 区域三 - 中关村学区 | 双榆树中心小学 | 40% | 中关村中学 | 已执行 |
11 | 区域三 - 海淀学区 | 万泉小学 | 40% | 理工附中 | 已执行 |
12 | 区域四 - 八里庄学区 | 定慧里小学 | 30% | 理工附中 | 已执行 |
13 | 区域四 - 八里庄学区 | 六一小学 | 30% |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已执行 |
14 | 区域四 - 八里庄学区 | 八里庄小学 | 40% | 首师大附中 | 已执行 |
15 | 区域四 - 紫竹院学区 | 理工附小 | 100% | 理工附中 | 已执行 |
16 | 区域四 - 紫竹院学区 | 花园村第二小学 | 40% | 海淀实验中学初中部 | 已执行 |
17 | 区域四 - 四季青学区 |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 30% |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已执行 |
18 | 区域五 - 青龙桥学区 | 西苑小学 | 30% | 101 中学 | 已执行 |
19 | 区域五 - 温泉苏家坨学区 | 和平小学 | 40% | 101 中学温泉校区 | 已执行 |
满六年学籍且符合按比例对口直升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初中校会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给对口小学,直升比例通常在 100% - 20% 不等,具体由双方学校商定。这一政策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升入优质初中的机会。例如,铁路实验小学有 20% 的学生可以直升第五十七中学,太平路小学有 30% 的学生能直升十一学校。 ,
(三)公办初中登记入学:自主选择的机会
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区域,选择填报覆盖一个或多个区域的学校,也可选择面向全区招生的学校。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将实行派位录取。这一方式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选择心仪的学校。以 2024 年为例,海淀区有 76 所初中校开展登记入学招生,其中 12 所面向全区招生。
(四)公办寄宿:突破学区限制的途径
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收寄宿生资质的公办学校(班)。公办寄宿面向全区招生,不受学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不过,开放寄宿招生的学校相对较弱。学生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住宿条件等因素。
(五)民办学校:多元化教育的选择
经区教委批准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申请就读。民办学校通常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家长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学费等实际问题。部分民办校还面向外区招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
(六)派位入学:兜底保障的升学方式
派位入学即通常所说的二派,是强制性的,以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初中义务教育。学生根据小学所在学区对应的中学,将可选的所有派位学校按意愿排序填报。若前面志愿未被录取,会依次滑档到后面的志愿,直到被录取。虽然派位入学的选择范围相对较小,但也是兜底保障的重要升学方式。
(七)业主直升:房产带来的升学福利
海淀区部分中学可以按照房产升学,但大多对房产或户口年限有要求。享受该政策的业主需提前关注办理时间及所需材料,确保孩子能够顺利升学。
(八)大学附中子弟:特殊政策的惠及群体
大学附中子弟升学有其特殊细则,具体可咨询所在学校。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照顾大学教职工子女的教育需求。
时间 | 工作内容 |
---|---|
5 月 1 日起 | 北京市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 |
5 月 6 日 - 9 日 | 回海淀区升学小学毕业生网上信息采集(外区、外省市、非本市户籍和学籍的小学毕业生);海淀区小学毕业生办理回户口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申请 |
5 月 8 日 - 14 日 | 各区教委受理回户口所在区和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初中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工作 |
5 月 30 日 | 大学附中报送经大学校办公会审议和校内公示的子弟名单 |
6 月 12 日前 | 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按比例对口直升、公办寄宿学校(班)、民办学校派位录取 |
7 月 3 日 | 派位入学录取 |
7 月上旬 | 各初中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
三、志愿填报技巧
(一)录取原则剖析:“志愿优先,顺序为王”
海淀区小升初录取遵循 “志愿优先,顺序为王” 的原则。第一志愿的选择尤为重要,如果第一志愿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将通过摇号筛选学生。一旦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学生自动滑档到第二志愿,依此类推。因此,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力和兴趣,合理选择第一志愿。
(二)填报规则详解:一派与二派的区别
一派可填 10 个志愿,可不填或全填满,其中第一志愿最为关键。不同升学类型(对口直升、登记入学、公办寄宿、民办学校)占用一个志愿,需分开填报。如果目标校既有登记入学名额又有对口直升名额,建议都填报以增加命中率。民办校中签后有 24 小时犹豫期,家长需谨慎确认。二派只能填报小学所在学区对应的中学,且要全部填报,否则系统无法保存。
(三)填报建议:结合实际,合理规划
一派填报时,不要随意填报不想去的学校,因为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参与后续摇号。如果二派有满意的保底校,可以在一派尝试冲击优质校;若二派坑校较多,则建议一派选择上岸几率大的学校。热门学校通常在一志愿就录满,二三志愿可选择拉开档次的保底校。总之,要尽量在一派中上岸,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保守或激进的填报策略。
四、重要时间节点
(一)5 月:信息采集与申请办理
5 月 1 日起,北京市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政策宣传。5 月 6 日 - 9 日,回海淀区升学的小学毕业生进行网上信息采集,海淀区小学毕业生办理回户口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申请。5 月 8 日 - 14 日,各区教委受理相关入学申请、审核和登记工作。
(二)6 月:各类录取工作展开
5 月 30 日,大学附中报送经大学校办公会审议和校内公示的子弟名单。6 月 12 日前,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按比例对口直升、公办寄宿学校(班)、民办学校派位录取。
(三)7 月:尘埃落定
7 月 3 日进行派位入学录取,7 月上旬各初中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此时,小升初的升学工作基本完成,学生和家长可以安心等待新学期的到来。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