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各领域。教育领域亦不例外,其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2025 年 4 月 2 日举办的一场论坛,和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看看吧。
一、论坛开幕:聚焦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融合
2025 年 4 月 2 日,由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委会、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承办的落实人工智能教育方案 重塑基础教育新生态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拉开帷幕。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德育副校长毕姗主持会议。众多教育界、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相关人士出席活动,包括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中心主任张广斌、北京市教委信息化处处长吴雅星等,还有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诸多知名企业代表。
二、案例分享:多学科展现人工智能应用成效
广渠门中学及宏志中学共七位老师围绕新时期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案例分享,以 DeepSeek 为引擎重构教学范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三、共同体成立与班级揭牌:构建协同发展新平台
由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发起成立的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得到各界强大支持。研究部门代表提供科学指导,高校代表给予理论支撑,企业代表注入创新活力,学校代表以应用经验赋能学生。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崔楚民院长宣读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章程,明确其名称、性质、宗旨等内容,秉持跨界融合、协同共进理念,致力于资源整合共享、教育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导向、协同发展促进等目标,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同时,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人工智能班”,这是学校与多所科研院所、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重点高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重大举措。该班级以 “课程重构、技术赋能、生态共建” 为核心,融合通识基础、学科拓展及前沿应用课程,实现 “技术感知 - 场景实践 - 伦理思辨” 的梯度进阶。师资方面,构建 “高校导师 + 企业工程师 + 校内骨干” 三级师资矩阵,推行 “123 阶梯式培养路径”,首批计划招生 40 人,采用 “双师课堂” 模式,与多所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校领导还为高校专家、企业代表颁发 “人工智能班” 导师聘书。
四、圆桌论坛:共探教育应对转型及人才培养
在圆桌论坛环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书记、副主任詹伟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学办主任、教授马昱春等六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时代,针对基础教育领域,探讨现代学校和教师如何应对和转型,以及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与边界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五、领导讲话:指明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方向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中心主任张广斌发表讲话,指出本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交流,探讨融合路径,为教育创新提供思路。他从三方面表达感受与思考,一是把握大势,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是一场教育革命,要以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为价值坐标、“服务民族复兴” 为战略导向;二是把准方向,技术赋能教育要处理好 “破”“立” 平衡、“快”“稳” 突破、“点”“面” 推进这三对关系;三是把牢未来,面向 “十四五” 教育现代化新征程,要强化顶层设计和实践应用,构建教育发展新体系,落地政企研协同模式,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将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技术赋能终极目标,借 AI 革新教学,营造开放多元学习环境。最后呼吁教育界同仁站在技术革命潮头,做 “开拓者” 与 “守望者”,以敬畏之心拥抱技术,以赤诚之心回归育人,共同谱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