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学问题是不是时刻揪着您的心?北京各区升学政策各有门道,稍有不慎就可能错过关键信息。今天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就聚焦东城小升初,把那些复杂的政策、多样的升学途径一次性讲清楚,让您不再迷茫!
一、东城小升初:透明又简单的升学路径
东城区的小升初,在京城四大城区里堪称一股清流,以透明、简单著称。既没有海淀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DZ,也不像西城有大规模的ZB。这里主要靠志愿填报和摇号录取,规则清晰明了,家长和孩子心里都有底。而且每年的招生计划都根据六年级毕业生和外区转入学生数量精准制定,精确到个位数,主打一个公平公正公开。也正因如此,东城家长 “鸡娃” 的氛围相对没那么浓烈,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中考普高率在北京市名列前茅。
二、入学资格大盘点
本市户籍、东城学籍:拥有东城学籍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稳稳地具备在东城升初中的资格,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类。
非东城学籍,回东城升学:要是孩子学籍不在东城,但有东城户籍,并且家长在东城有房屋产权证,也能回到东城升初中。这部分孩子在办理入学手续时,要注意相关材料的准备和审核时间。
按本市户籍对待的学生:这类学生包括台胞子女、博士后子女等,他们在入学政策上和本市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非本市户籍,东城学籍:只要符合东城区的 “四证” 要求,即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非本市户籍且学籍在东城的小学毕业生也能顺利在东城升初中。
三、五大升学途径详解
(一)九年一贯制直升:省心的升学选择
东城区目前有 18 所九年一贯制直升学校,像 2024 年新增的汇文一小 —— 汇文中学(北校区)。从 2024 年 9 月 1 日起入学的新一年级学生,小学毕业时 100% 直升汇文中学(北校区);而当时在校就读的 1 - 6 年级学生,毕业时既可以选择直升,也能参与电脑派位,同时定向名额派位机会不变。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九年一贯制直升就意味着不能参加东城其他升学方式,以及跨区民办、特色学校的报名。如果不想直升,只能提前转学或者在小升初时办理房产户口跨区升学。
(二)优先发展学校派位(一派):普校也有大潜力
这一批次大多是普通学校,但其中也不乏近些年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校,比如 24 中和 54 中。家长可以选择填报一所学校,也可以不填,不填也不会影响后续的派位。2024 年东城区一派总计划增加了 363 人,不过 50 中分校却在减招。像 96 中、前门外国语学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扩招,给了孩子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全区派位(二派):拼运气也讲策略
全区派位时,东城区基本上所有初中都会拿出部分名额供学生填报志愿,不限区域,最多可以填报 0 - 8 个志愿。但这个批次的中奖概率常年维持在 10% 左右,虽然 2024 年有少量增长,但依然不高。所以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谨慎,只选填 2 - 3 所最想去的学校,那些犹豫不想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以免浪费机会。比如二中分校、五中分校等热门学校在这一批次都有一定名额投放。
(四)定向名额派位 & 对口派位(2.5 批次派位):精准匹配升学
这一批次中,对应小学有定额派位或者对口派位的学生可以自愿填报。定额派位会提前明确名额,而且不占用三派名额;对口派位则不公开名额,据说会占用片区内三派的名额。像革新里小学、光明城南校区的毕业生,在 2024 年就可以选择电脑派位,也能通过对口派位升入第十一中学或第十一中学南校区。不同小学对应不同中学的定额人数也有所差异,比如东四十四条小学有 45 个名额定向升入五分。
(五)学区派位(三派):兜底保障有学上
学区派位要求至少选择一个志愿学校,理论上可以只填报一所。要是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没被录取,系统会自动在学区内分配一所未招满的学校。2024 年各学区派位名额都有变化,以安交学区为例,22 中大幅扩招 120 人,而一中、五分等学校则有少量缩招;龙体学区的 50 中、龙潭中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扩招。家长们要根据学区内学校的招生计划和自身情况合理填报志愿。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