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朝阳区在这方面持续发力,近期,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公布,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举措将为朝阳区的学子们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改变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朝阳区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推进
近年来,朝阳区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早在 2024 年 1 月,朝阳区就举办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会,同时成立了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朝阳分院。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探索特色自主培养新方式,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的首家分院,朝阳分院承担着多项重要职责。它不仅要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区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还肩负着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搭建成果展示平台等重任。分院从数学、科技、艺术、体育四个领域精心遴选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出朝阳区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并积极指导各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成果展示活动 。
二、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亮相
在 2025 年 3 月 14 日举办的北京市中小学 “数学节” 开幕会上,朝阳区迎来了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授牌仪式,包括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朝阳学校分校、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等。此次授牌意义非凡,它是朝阳区在 “数学发现与培养” 行动计划下的重要成果体现 。
朝阳区的 “数学发现与培养” 行动计划涵盖多个专项行动。在数学特色课程研发行动中,致力于探索研发小初高一体化贯通的数学课程,设计具有拓展性、互动性、创新性和跨学科特点的特色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精准发现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
数学课堂数智赋能行动则聚焦于创新课堂教与学的模式。通过研制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指南,借助人工智能学伴、虚拟数字人等先进技术,打造未来课堂的全新场景 。
数学探究与建模引领行动以主题式、项目式学习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综合与实践、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在数学文化素养提升行动方面,朝阳区实施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行动,精心研制优质数学阅读书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阅读、创作、情景剧表演等活动,鼓励学校组建各类数学社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
此外,朝阳区还积极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相关赛事活动,走进数学家工作场所、数学实验室等。同时,实施大中衔接合作培养脱颖行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构建协同育人的良好机制 。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