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愈发受到重视。体育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在北京正迎来重大变革。市教委的一项新举措,让 50 所中小学站在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沿。这不仅关乎学生在校的体育学习体验,更可能对未来升学产生深远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场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试点校的选拔规则
此次体育教学改革试点并非随意挑选学校。东城、昌平、大兴、房山、延庆区每区需推荐 8 所中小学校,其中必须包含 1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 1 所高中校。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参加过类似试点项目,以及学校体育发展条件良好的学校,原则上不参与此次试点。而燕山地区较为特殊,其所有 10 所中小学均被纳入试点范围。这样的选拔方式,旨在让更多学校能在不同基础上探索体育教学的新路径。
教学模式的全面革新
课时与教学模式落实:试点校将严格落实体育课时要求,大力推行大单元教学、模块化教学以及 “体育选项走班制” 教学。这些创新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系统、深入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例如,在 “体育选项走班制” 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进行更专业的学习。
推进 “三大球” 教学:“三大球” 教学被重点推进,同时落实 10 分钟体能锻炼。这意味着学生在日常体育课中,有更多机会接触足球、篮球、排球,提升球类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丰富校园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活动拓展:各试点校将研发适合本校的阳光跑、大课间、小课间、课后服务等内容。比如,有的学校可能会根据校园环境设计独特的阳光跑路线,让学生在锻炼中欣赏校园美景,激发运动兴趣。
班级联赛体制构建:制定适合本校的班级联赛实施方案是关键任务。新兴运动项目被引入,“三大球” 更是作为班级联赛的重点。这将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班级联赛体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竞技中找到乐趣与自信。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目标
通过 “三精准”、大数据、人工智能、“健康师” 等先进手段,实现 “一区一案”“一校一案”“一生一案”。目标十分明确,要帮助试点校大幅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在 2024 年的基础上,整体提升不少于 10 个百分点。这一提升不仅关乎学生当下的身体素质,在未来升学体育考核愈发重要的趋势下,可能成为影响升学成绩的关键因素。
这场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北京这 50 所中小学的学生而言,是一次全面提升体育素养的机遇。而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也期待看到它对学生升学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首都教育(ID:bjedunews),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